小婴儿的百日咳现状及预防策略
百日咳是感染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易于流行的特点。 其典型临床表现是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终止时伴有鸡鸣样吸气吼声。而新生儿及小婴儿多不具备上述典型咳嗽的临床表现,而多以阵发性屏气发作、窒息、发绀甚至惊厥等为临床表现,容易引起误诊、漏诊,延误病情,造成传染流行及死亡。 百日咳疫苗接种以前,本病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年来随着疫苗的广泛接种,婴幼儿百日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 而近年来「百日咳再现」的现象在全球各地相继报道[1,2],百日咳发病率出现显著反弹,年以来我国天津、西安等地也相继报道了类似现象[3,4]。这种不降反升的传染性疾病以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再次对婴幼儿,尤其是未进行预防接种的小婴儿的健康产生了巨大威胁。 现代百日咳有何特点?较之过去的百日咳流行特点,现代百日咳有以下特点: 发病人群可出现在任何年龄段,以小婴儿(6月婴儿)及青少年/成年人为多[5]; 典型临床表现不多见,天津市[6]15岁以上的青少年及成人病例典型的百日咳咳嗽症状仅有22.64%,巴西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7],成人病例典型的百日咳咳嗽症状仅有38%; 青少年/成年人成为婴幼儿主要的传染源,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流行的特征,年法国、美国等地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8],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是未接种的小婴幼儿主要的传染源(76%~83%)。首都医科医院罗洁等人[9]对~年确诊为百日咳的7例新生儿中,有6例新生儿的家庭成员有咳嗽病史(10天以上的)。 有数据显示,美国[10]因感染百日咳死亡的人群中,6月龄以下的婴儿占到了90%,加拿大[11]因感染百日咳死亡的19例人群中,15例为3月的小婴儿,在对10岁的年龄组患儿研究中发现,6月的小婴儿临床表现重且死亡率高。 预防策略WHO指出,自然免疫或被动免疫均不能产生终身屏障保护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疫苗的屏障保护作用明显下降[12]。针对目前的情况,为减少小婴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1.首先,要重视青少年及成人百日咳的早期诊治、隔离,对无免疫保护的青少年及成人进行被动免疫。 尤其对婴幼儿需频繁接触的人员进行疫苗接种,美国免疫顾问委员会(ACIP)推荐对与婴儿接触的青少年及成人(家庭成员、儿童保健提供者,卫生保健人员)接种1剂破伤风类毒素、降低抗原含量的白喉类毒素和无细胞百日咳联合疫苗(Tdap),即目前的蚕茧策略。 2.其次,优化小婴儿现行的免疫接种策略。 小月龄婴儿缺乏产生细胞免疫的能力,主要依赖胎传抗体进行免疫保护,而高水平的抗体滴度有助于预防百日咳的发生。柳艳萍[13]等人对天津名新生儿胎传抗体进行监测,生后胎传抗体阳性的新生儿仅有41例(31.06%),3月龄疫苗接种前抗体转阴率达89.49%。 胡榕[14]等人对成都名新生儿胎传抗体监测显示,胎传抗体阳性者有66名,为46.48%,达到保护水平的仅为1.41%。3月的小婴儿处于较高的感染风险中。 因此,有学者提出百日咳的初始接种时间是否可以提前的建议[13],但考虑到新生儿体质、机体应答能力及疾病等相关问题,其安全性和可行性尚待研究。 年ACIP发布指南推荐孕妇在妊娠中晚期进行1剂Tdap接种,并指出27~36孕周为最佳的接种时期,此期产生的抗体滴度最高,可以将更多的抗体短期内传给胎儿,达到有效预防百日咳的感染,但其安全性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小婴儿是目前百日咳的高危人群,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优化现行的免疫策略势在必行。小婴儿尤其是新生儿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往往导致漏诊、误诊,且容易感染其他未进行疫苗接种的小婴儿,容易延误病情,导致感染流行,希望能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及时发现,尽早隔离,及时诊治,对缓解患儿病情、减轻严重程度、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谨此一文,以飨同道。 病例分享患儿,女,40天,因「咳嗽半月余,加重1周」为代主诉由县妇幼保健院转到我院住院。 病史:患儿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轻咳,单声咳,未予重视,3天后就诊当地诊所予头孢类(具体不详)及止咳化痰颗粒口服4天,无明显效果,期间无发热、发绀。诉5天前咳嗽次数增多,喉间有痰,随就诊于县妇幼保健院,拟「支气管肺炎」住院治疗,予哌拉西林舒巴坦、氨溴索等应用2天,查血常规:WBC26.1×/L,临床表现无明显改善,家属要求转入我院治疗。 入院查患儿一般情况可,无发热,无气促、呼吸困难,有咳嗽,声重,喉间痰鸣不著,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心腹查体阴性。 血常规:WBC22.94×/L,N22.94%,L69.44%。胸片:两肺纹理增粗模糊,右下肺伴随斑片状模糊高密度影,心脏左侧突出,膈正常。其后发现患儿有屏气发作、皮肤发绀的现象,尤其在清理气道时明显,予安静、吸氧后可缓解。心脏彩超:未见异常。家庭成员病史询问患儿父亲半月前有1周余的咳嗽。 结合患儿病史及临床表现,考虑百日咳可能,将患儿气道分泌物送检、培养,百日咳杆菌培养阳性,医院治疗,随访:经2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应用后痊愈出院。 编辑 刘芳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pip.com/brkyf/1403.html
- 上一篇文章: 宝宝百日咳有哪些常见症状如何预防和治疗
- 下一篇文章: 学生健康无锡流感形势怎样不想孩子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