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积分,这届父母的艰难闯关史深度好文
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118/n1v0wlt.html献血积分,这届父母的艰难闯关史 每献血ml,入学积分可加2分。 除了献血外,还可以通过捐款、医院登记、直系亲属完成遗体捐献等加分项,来获取额外的入学积分。 真是荒诞又疯狂! 毫不意外,这条献血积分入学政策被顶上热搜,家长们后背直冒冷汗,这年头谁也没想到决定能否上学的不是孩子本人,而是实实在在的“拼爹入学”。 想上学么? 积分不够,那就先献几管血吧。 01 不义之血 事情发生在浙江金华武义县,学校出这项政策的本意,是想家长们在孩子入学时起到正面作用,美其名曰“榜样的力量”。 根据网友上传的聊天截图,上面清楚标明了具体积分的加分事项。 比如说家长在该县参加无偿献血每ml可以积2分,积分累加最高30分,另外参加造血干细胞采集积10分,捐献造血干细胞积30分,向县慈善机构捐款0元积2分等等。 该校表示,最近三年,学校都会对新市民孩子在当地上小学采取积分入学的政策,尽管每年的具体政策会有所不同,但大体原则上不做改变。 另外,当地回应目前的积分未来也可用于多个方面,比如医疗卫生、文化旅游、金融服务、养老服务、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资源也将纳入积分范围。 这嘴,是真硬啊。 事出有因,下面来了解下当地的基础情况。 据最新人口数据显示,武义县的常住人口46.2万,但外来人口18.5万,占了全县人口的40%。 外来人口多,受制于当地教育资源的有限,可以理解这个积分入学的门槛设立,客观上来说它确实是目前较为公开透明的入学方法。 但是,但是, 在这样看似合理化的政策中,它补充了一条“根据家长积分择优录取”,这就使下面的献血积分等不合理条款格外醒目。 武义县对新市民孩子采取积分入学政策,各公办小学根据积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家长参加无偿献血活动或捐款可以增加积分。 总之,想让你的孩子上好一点的学校,要么献血,要么捐款,但是先说好这都是你们自愿的啊。 仔细研究了这个献血积分机制,发现它还存在着“变化”的漏洞。 新闻里该县工作人员再回复的时候,有这样一句话一闪而过:“他说明年的积分管理办法将在明年3、4月份公开发布,政策是否会变化尚不确定。” 这个“变化”耐人寻味,假使今年你捐钱或献血积分够了,明年政策一变,积分是否又会清零,还得另说。 但对家长而言,仁至义尽过后,钱白捐了,血白献了,身体和钱袋子双双被掏空。 此情此景,不由得想起许三观卖血的无奈,而这样的事,竟然还能发生在今天。 02 捏住的软肋 这还只是个小小的武义县,凭它也能玩献血积分的招数了? 但是真的去细扒现在的积分入学玩法,才是真的大开眼界。 比如说在浙江宁波象山县,同样也出现此类政策,它就有规定,在本县内登记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或人体器官得1分,成功捐献得50分。 在本县内无偿献血每ml得2分,最高20分,如果能够评上“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的得80分,但查了这个奖项后发现,这需要累计献血40次以上。 更绝的是象山县把“献血积分”纳入了量化积分申评,在年一位四川家长通过无偿献血等公益项目申领到量化积分59.4分,他的子女因此能够优先入学。 同年,全县因为这个量化积分申评,余人符合该资格的流动人口,就有人提交了无偿献血的加分申请。 满目皆是心酸泪。 又比如说浙江湖州安吉县,同样也是献血积分的惯行者,该县在相关实施细则中规定,近三年内本人或配偶在安吉县无偿献血,每满ml得0.5分,最高得5分。 其他向安吉县慈善机构捐赠,当年满元可得1分,最高限6分。 其他又比如说安徽合肥,在年的时候,它也曾在一条献血条例草案中提到,要将无偿献血的荣誉人士,和他今后的就业岗位、子女入学捆绑,鼓励更多人投身献血事业。 但此案一出,就受到了大多数人的抨击,现在再去回看这个条例,当年的奖励政策早不见踪迹。 不知从何时起,被积分早早捆住手脚的父母们,却要二次为这种不合理的积分政策买单。 凭什么? 凭他们的爱子心切,凭外地入学的苛刻,凭他们就该为孩子树立榜样? 实在是可笑至极! 此外,这里还想再点点目前看起来最为公平的积分升学政策。 以深圳为例,这样的外来务工家庭不计其数,但是一旦当学位出现供求紧张,首先被抛弃的,就是那些非深户无房家庭的孩子。 据统计,年深圳流动儿童数量达到了87.29万人,在校学生比例仅有69.55%,其中只有三分之一的非深户儿童小学毕业后在深圳报考中学,继续升学。 那么这些没有继续升学的流动儿童都去哪了? 同年,因为积分不够,他们中大多数只能被送回老家读书。 年深圳市公立学校开始实行积分入学政策,年民办学校紧跟其后,在这项政策后,满1年社保、户籍、房产都缺一不可。 想要孩子留在深圳读书,社保记录合格之后,家长们又需要攒积分,只有父母攒的积分够多,才能将孩子送入更靠前的待录取排名。 而外来务工者的子女,起步就比有房非深户家庭(80分)低20分,比深户有房家庭(95分)低35分。 他们要拼的,就是挖空一切心思为孩子跑赢起跑线。 攒社保、攒居住年限,攒一切能够加分的项目。 但是,深圳的一条严令既出,规定这些非深户无房家庭是所有加分总分不能超过十分,所以他们最后的积分最多也不过70分。 一旦有房家庭参与积分竞争,这些家庭所做的一切都将化为泡影。 所以,是真的公平吗? 上学之难,再与各种为难父母的事挂上钩,一切便如倾洪,只剩下绵绵愤懑之声。 03 所谓教育公平 看到这,也许有人会想说,你一个外乡人占据了本地人的教育资源,让你攒积分不是应该的,不服那走呗,也没人真架着脖子逼你干。 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 他们就是紧紧捏住了这些家长的软肋。 #百家帮扶计划#可以想象,这个通知一旦下发,该县依旧会有大批的外来人员,面对子女上学这道坎儿,还是会义无反顾选择无偿献血。 这种“被自愿”,实际上是新市民与本地居民之间在教育资源获取的不平等。 但,真不能这么做,这和现实版的许三观卖血又有什么区别。 最后,我想说教育公平,应该始终袒露在阳光下。 积分入学的政策,已经在很多城市施行多年,但是采用什么样的赋分政策,各地区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它们都亟需一个更为规范的标准。 比如说深圳将户籍、房产、租房年限、社保纳入积分标准,东莞则是将纳税额纳入积分范畴,其他城市如武义县在积分中还捆绑了社会服务的内涵和项目,里面就有关于“献血”、“捐款”的加分项目。 这类公益服务共计30分,它占的比重也确实诱人,按数值计算,捐款1万5千元,可得满分,反之献血1ml,同样达此标准。 这样一来,就会变为有钱的捐钱,没钱的只能献血,所谓教育公平就此坍塌。 积分入学,本意是想让外来户籍人员多条路子,不单依靠户籍入学,从而促进教育公平,但是一旦对积分制加以滥用,反过来却更倒伤害了教育公平。 对日后采取积分入学的城市而言,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赋分标准,都应该尊重公平性原则而,而不是强行将公益活动纳入硬性积分,最后让“公益”变了味。 异地他乡谋生,本就营营役役,别太为难人了。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erbairike.com/brkjz/14014.html
- 上一篇文章: 孩子咳不停警惕百日咳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