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都是从这五句经典而来的,万变
脾常不足,饮食易伤;肺常不足,风邪易侵;肾常不足,肾精未成;肝常有余,肝风内动;心常有余,心神易惊。接下来,要细细解释一下这5句话。 1、脾常不足,饮食易伤。 积食腹泻,是儿科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中医认为是脾胃的问题,缘起是小朋友吃饭没有饥饱,好吃就吃得多,脾胃负荷过大,导致积食发热或脾虚泄泻。 从脾胃论治的思路,就是百病都可以先从脾胃调理,脾胃运化为后天生化之源。 在临床中常用的手法就是补脾经(清补脾用的少)和清胃经。 2、肺常不足,风邪易侵。 小儿呼吸系统疾发病排第一,肺为娇脏,为风邪易侵,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外感的主要原因还是宝宝“肺常不足”所致,所以呼吸系统疾病最常用清肺经这一手法,咳嗽有痰,只管清肺。 3、肾常不足,肾精未成。 肾代表先天,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久泻、遗尿、虚喘常常需要补肾,常用的手法是补肾经和揉二人上马。 4、肝常有余,肝风内动。 肝为将军之官,管的事多,主谋虑,小儿易哭易闹为主要表现,所以小儿推拿多用清法,如山根见青,为肝有风热,先辨虚实,实者用平肝法,虚者用补肾法。 5、心常有余,心神易惊。 小儿容易受惊,民间多有叫魂术,“天惶惶地惶惶,我家有个夜哭郎”,小儿受惊易发热、易哭闹,听见声音容易惊跳。但心经不易动扰,害怕动了心火,所以临床常用清天河水和捣小天心代替清心经。 小儿推拿——临床应用精华班 高老师主讲的《小儿推拿学》,理论与实践并举。虽继承了张寄岗派儿推的体系脉络,作为专业学者也兼收了其他诸如“三字经”、“海派”以及山东诸多流派的精华,其教学特点是: 1、注重市场培育方法,提出“不做简单的推拿匠,建立婴幼儿保健长流水式的工作方式”的教学思想及理论模式,既能治疗小儿常见病又会推广育儿保健常识以吸引更多幼儿家长的中医对白癜风白癜风的症状图片初期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pip.com/brkyf/1244.html
- 上一篇文章: 月嫂必知宝宝打疫苗的那些事儿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