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nb.ifeng.com/a/20180427/6536099_0.shtml

新华社杭州10月28日电 题:为提高基层医疗服务“开处方”——浙江湖州医改一线观察

新华社记者彭韵佳

医院药占比下降为21.7%、基层就诊率达到73.1%、医院人员支出占比达到46.6%……这是浙江湖州交出的“医改答卷”。

通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设县域医共体下沉医疗资源,数字赋能医疗服务等,在因地制宜学习三明医改经验的基础上,浙江省湖州市为当地医改开出一系列“处方清单”,让老百姓成为医改实实在在的“获益人”。

支付方式改革成为“先行者”

“湖州医院年度医疗总费用增幅已经实现4年连降。”浙江省湖州市市长王纲介绍,湖州实行“总额预付、结余留用、超支合理分担”,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日前印发的《关于深入推广福建省三明市经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探索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行医保资金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

湖州市安吉县结合自身情况,根据县域内3家医共体各自辖区内居民人数,按比例分配每家医共体的医保资金总额,每家医共体根据同样的方式分配给其下辖乡镇卫生院各自的医保资金总额。

安吉县医保局副局长朱晖介绍,全县医保基金运行情况更加健康有序,从年超支万元到年实现医疗机构留用万元。

采用这种各级医疗机构层层总额包干的方式,安吉县、乡两级医疗机构主动整合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能力,确保自己的医保资金不流失,进一步激发医疗机构的内生动力。

在此基础上,安吉县调整项医疗服务价格的同时,落实个品种药品集采,实现年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升至33.2%,药占比下降至21.45%。

医共体建设让资源“沉下去”

医院的护士长李红星下沉到天荒坪镇卫生院,指导并组建一支乡里的健康管理员队伍,为辖区内名慢病病人提供健康服务。像这样的专家“家门口”坐诊在湖州市已经成为常态。

为进一步推动医疗资源均衡化,湖州市把医改重点放在建设医共体,完善分诊治疗,让优质医疗资源能够“下沉”到基层。

“湖州市划分为10个网格,组建8个县域医共体和2个城市医联体。”王纲介绍,通过将优质医疗资源“沉”到基层,年,湖州市基层就诊率和县域就诊率分别达到73.1%和90.5%。

“医联体建设后,基层医疗机构就诊人次明显提升。”作为湖州市城市医联体之一,医院医疗保健集团党委书记董朝晖介绍,被纳入医联体的八里店镇卫生院增设康复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专科门诊,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更加专业规范的医疗服务。

据介绍,“十三五”以来,湖州规范化村卫生室占比达90%以上,开展住院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达87.1%。同时,湖州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基层医疗骨干培养机制。

数字赋能实现医改新突破

结合数字化与智能化,湖州市先后推出一系列智慧医疗服务:

“医后付”——患者可以在完成看病所需流程后,再在手机上进行费用结算与支付。通过“医后付”,湖州已经累计减少患者付费排队.1万次;

“影像云”——在拍摄CT影像后,患者无需打印胶片,可以通过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erbairike.com/brkyf/12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