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

年,“魔性”的金嗓子广告火遍全国。

只见罗纳尔多脚踩足球,随着他一记凌空劲射,球变成了发着金光的糖果,飞进蓝绿相间的药盒中与商标融为一体。随后,激昂的男声响起:金嗓子喉片,广西金嗓子!

不少人赞叹创始人江佩珍有本事,连代言费上亿的罗纳尔多都能拿下。

只可惜,江佩珍从登上神坛,到最后引起全网群嘲,仅用了4年时间。直到被罗纳尔多戳穿真相,大家才知道,这个“代言“竟是她精心设计的一场骗局……

1、

年,江佩珍出生在广西柳州一个贫困家庭。

为了补贴家用,13岁的她小学毕业后,便辍学来到柳州糖果二厂打工。

当年糖果二厂的条件不好,两个案板,三把刀,六个提桶、七只盆子外加一部旧平板车,就是厂里全部的财产。

但对江佩珍来说,苦一点没什么,能吃饱就行。

只是她一米四的个头,连够上一米二的案板都费劲,要想不被赶走,必须拿出比别人多十倍的努力,成为包糖最多的工人。

于是她不动声色地改进了工序,上班第一天,包了整整38公斤糖,一举打破厂里的最高记录。

老师傅一看,这个新来的小姑娘不仅包糖快,成品还紧实又美观,对她赞不绝口。

仅5年时间,江佩珍就一步步当上组长、班长、车间主任,练就了精湛的制糖手艺和管理才能。

18岁那年,副厂长缺位,按理说应该论资排辈,可师傅们一致推举江佩珍就任,相信她会让二厂发展得更好。

刚开始她还担心无法胜任,但在大家热切的期盼中,她决定不再退缩。

因为工厂已成为她的第二个家,她的家人们需要她。

这副厂长一干,就是15年,到33岁,江佩珍正式接任厂长。

然而,她还未适应新职位,80年代国企改革的浪潮就来了。

江佩珍明白,坚守过去没有活路,只有自产自销,才能抢得先机。

为了打开销路,一年之中有大半时间,她都带着促销团队在外奔波,销售网络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这一枪一弹打下的江山,都为“金嗓子”商业帝国奠定了根基。

经过团队的不懈努力,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络绎不绝,柳州糖果二厂一跃成为全国十大糖果厂家。

不过,江佩珍没有停下脚步,她的目标是全国第一,改良糖果配方也迫在眉睫。

她不远万里跑到欧美各国学习先进经验,带回各种糖果、工艺与机器,势要给二厂的产品来个升级大改造。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生产出中国第一块果酱夹心糖,第一块花生巧克力,还乘胜追击,攻克了世界糖果业的最高技术品种,酒心巧克力。

所有新品一经推出,便抢购一空。年,柳州糖果二厂摇身一变成了“中国第一糖厂”,日进斗金。

2、

然而好景不长,厂子刚做大做强,行情就不行了。

90年代初,糖果的原料价格一涨再涨,“吃糖有害健康”的报道越来越多,再加上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多番冲击下,厂里的收益锐减,江佩珍一度要借钱发工资。直到年,上级领导来到柳州视察,事情才有了转机。

企业家交流会上,江佩珍向领导提及国企的困境,希望能加大打假力度,保护知识产权。

为了引起重视,她咬牙直言:“要不然我们这些拥有名牌商标的国有企业,没法干了!”

她明白这话有些冒犯,但再不说,厂子就要挺不过去了。

结果,领导没有不悦,反而予以肯定:

“我支持你,加大打假的力度。但现在,你们企业要向高科技靠拢,高科技产品就不是随便仿制得了的。”

听闻这些,江佩珍深受启发:“对呀,高科技才是企业最好的护城河!”

她向领导深深道谢,沉到谷底的心,也一下子重燃希望。

很快,她便前往高科技中心上海考察。在这里,她遇见了我国著名生物学家,未来的金嗓子之父——王耀发。

当王耀发从江佩珍的糖果里,发现有一颗,吃下后喉咙会变得清凉时,便好奇地问她,这是什么糖?

江佩珍说,这是她从美国带回来的,能止咳化痰,本想按中国人的口味去改良,可怎么试效果都欠佳。

恰好,王耀发在研究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配方,当即提出两人各取所长,合力做出药糖。

王教授还痛快地表示:“我愿意将配方无偿相赠,让它为全体中国人造福。”

那一瞬间,江佩珍的感动与敬意,无以言表。

终于,他们研制出了口感清爽、润喉利咽的药糖——金嗓子喉宝(后更名为金嗓子喉片)。

为表达真挚的谢意,江佩珍将王耀发教授的肖像印在包装盒上,正式将这款产品推向全国。

不到两年时间,金嗓子口碑扶摇直上,消费者都对其功效赞不绝口。

柳州糖果二厂不仅重焕生机,更从糖果厂转型成药厂,5年间,为国家贡献税利超过一个亿。

3、

江佩珍写过一篇名为《万物归于和谐》的文章,里面提道:和谐,是各阶层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然而,名扬天下之后,率先失位失职的、率先打破和谐的人,竟是她自己。

随着金嗓子量产成功,江佩珍不再大力投入研发,而是将更多资金投向广告营销。

她认为,酒香也怕巷子深,金嗓子得借电视、电台、报纸等媒介,对产品和企业形象进行大力宣传,才能让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它。

她是洞察人性的高手,一边密集地发布广告,冲击观众的注意力;一边采用朗朗上口的宣传语,让观众过耳不忘。

年,她豪掷万在央视投放金嗓子的广告,次年营收便轻松破亿。

在她的多盘操作下,金嗓子很快形成了名牌效应。

但她并不满足,还想寻求更大的曝光。

年,足球巨星罗纳尔多即将来华,江佩珍意识到,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让罗纳尔多来当金嗓子的代言人,凭借他的知名度和足球的影响力,曝光度根本不用愁。

可是,他的代言费高昂,在华代言的意向较弱,该怎么办呢?

江佩珍思索了一番,明的不行,那就来暗的。

她精心设了一个“局”,以30万美元的价格,邀约来华的罗纳尔多一同进餐。

席间,她安排罗纳尔多与几个球迷小朋友合照,并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热情地送上一件印有品牌名称的球衣。

上面的中文,罗纳尔多自是看不懂的。只不过拿人手短,配合着穿上衣服,为球迷表演几个足球动作,拍拍照片和视频,倒是无妨。

何况,这位“中国妈妈”宽慰他,素材不会公开。

没承想,他回国后,江佩珍迅速变卦,用毫不光彩的手段套来了这位足球巨星的“代言”。

在罗纳尔多形象的加持下,金嗓子打通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一度销至中东地区。

由于当年网络不发达,4年后,罗纳尔多才知道自己莫名当上金嗓子的代言人,侵犯他肖像权的广告在中国循环播放。

年,他愤怒地打算提起诉讼,却得知跨国打官司十分不便,还变相给金嗓子做了二次广告。

无奈,罗纳尔多只能打落了牙往肚里咽。

江佩珍不战而胜,更加春风得意。

不知不觉间,那个热爱创新、辛勤研发的江佩珍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专注于追名逐利的她。

这位传奇女企业家还未意识到,她渐渐失去了立身之本。

4、

年,金嗓子在香港上市,江佩珍做了一件引发争议之举,将金嗓子商标上的王教授头像,换成自己的头像。

这样一来,金嗓子彻底“变味”。

一方面,江佩珍继续本末倒置,重营销轻研发,每年广告投入高达数亿元,用于产品研发的,仅有几百万。

另一方面,西瓜霜咽喉片等产品异军突起,不断蚕食金嗓子喉片的市场份额,金嗓子的品牌竞争力大不如前。

重重夹击下,金嗓子还多次被曝出“减量涨价”的丑闻,让消费者大失所望,企业信誉都要不保。

不少老顾客都问,金嗓子到底怎么了?

江佩珍没有回应,为吸引更多消费者,她在年推出新饮料,将大量预算投放到综艺广告。

可惜,消费者会买账的,一定是用心做的产品,粗制滥造、想靠营销打开销路的,终究难逃群众雪亮的眼睛。

果不其然,新品销量一片惨淡,少数为情怀买单的消费者,纷纷跳出来痛斥难喝。

这下垫资收不回,广告费吃紧,该如何是好呢?

江佩珍做了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决定,她声称对收视率不满意,拒绝支付片方0多万元的尾款。

金嗓子创始人,坐拥国货之光的传奇女企业家,竟在74岁成了“老赖”。

片方随后一举将江佩珍告上法庭,法院判处金嗓子赔付,但在执行时,两方发现,又被江佩珍摆了一道。

原来她用子公司的名义来签订合约,该公司账户中仅有万资产,无力支付广告费。或者说,这笔钱,她从一开始就打算赖掉。

法院只能摇头,把江佩珍列入限制消费人群名单中。

此举一出,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耗尽数十年心血才建立起来的商业帝国,倾覆不过一夕之间。

金嗓子的股价从此腰斩,年退市时,市值已蒸发90%。

她曾用糖果给上千名员工打造一个梦之家,如今时过境迁,造梦人竟成了毁梦者。

从知名女企业家沦为“老赖”,江佩珍跌落神坛,让一个传奇的民族品牌,被无情地扫入了历史的垃圾堆。文/青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erbairike.com/brkyf/12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