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竹建地图第十站丨华南理工大学竹桥点水
??文字 华南理工大学参赛团队 ??编辑 LK ?华南理工大学参赛团队 以“知竹·乐居——为美丽乡村而设计”为主题的全国高校竹设计建造大赛虽然已经闭营,但是13个高校团队的“竹建”梦想还在一点一点地变成现实。从安吉县灵峰旅游度假区、两山创客小镇、孝丰镇潴口溪村再到大竹村,由13个高校团队绘制的“竹建”地图正在开启,设计的介入也在悄然间为安吉带来着改变,跟随“竹建”地图,探寻“下一站”的秘密...... 在湖州安吉县孝丰镇潴口溪村的这个八月,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一众师生设计的一座竹桥悄然搭建,要给这个溪畔旁的村庄最独特的印记。 ?华南理工大学参赛团队 这次安吉竹建造设计大赛,给华工队伍的命题是——廊桥,一座跨越35米池塘的竹桥。在最开始接到题目的时候,大家还不知所措,因为“竹结构”和“桥”这两个命题都是平日大家在设计上比较少接触的,尤其是35m的跨度更是一个很有挑战的问题。 ?华南理工大学参赛团队 考虑到竹结构的实际跨度很难达到35米,并且学生建造的技术限制,最后,大家决定化整为零,将整座桥分解为多个模块进行设计和建造,既适应了原竹的实际长度,同时也降低了日后的建造难度加快了建造速度。 ?华南理工大学参赛团队 选择了模块化的建造方法,之后的设计就顺风顺水了。 我们的建造场地是选址在村旁的一片沼泽湿地之上的,这里自然环境怡人,群山环抱,绿树成荫,池塘静美,天气晴好的日子里还能见到成群的白鹭在湖畔栖居。 ?华南理工大学参赛团队 有感于潴口溪湿地优美的自然环境,我们希望日后在池塘上跨越的这座竹桥能在这里与大自然谦卑的共处,让它的存在给这里的环境带来最少的破坏和打扰。 基于这样的想法,我们从众多的基础形式中选择了点式基础来支撑我们的竹桥,以期达到对环境最小的介入;同时竹桥也要满足基本的遮阳以及垂钓、休闲等功能,这就要求在顶部保证足够的屋顶面积。基于此我们得到了一个基本的倒锥形单体,再在桥面上施加应力,使得竹结构受弯,形成一个优美弯曲的倒四棱锥。 ?华南理工大学参赛团队 这样的单体设计让每一个桥的模块与水面的接触面积都达到最小,就像蜻蜓点水一样轻轻地跨越湖面。十六个单体互相拼合曲折,形成了不一样的景观面同时也造就了自身变幻的风景。 ?华南理工大学参赛团队 这次华南理工的设计团队,由院内模块化搭建经验丰富的钟冠球老师带队,联合绿田建筑独立建筑师邹嘉盟老师共同指导设计,由于廊桥的设计难度与结构难度较高,所以所有团队成员都由大三、大四以及大五毕业的高年级同学组成,我们还找来了土木专业的优秀学生一同进行设计,形成一支多专业,跨学科的联合团队。 ?华南理工大学参赛团队 在最开始接到设计任务到最后八月末我们离开安吉的这段时间里,方案里里外外大大小小调整了很多次,整个设计活动就是我们从纸上设计、电脑建模到工艺落地、适应当地材料的不断调整和契合。由于跨越水面的桥具有比较高的安全性和耐候性要求,在和村委、当地建造团队和设计师交流之后,我们也把最初的全竹结构改成了钢结构承重桥面,竹结构设计廊道,整个八月份的安吉我们就在调整设计和深化设计当中度过。精工细啄,小心翼翼,这也是我们进度比较其他学校相对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华南理工大学参赛团队 不过在整个过程中,业主方——潴口溪的村委尤其是叶书记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帮我们联系了当地的各个施工队确认施工精度,以及找到了杭州的桥梁设计院核算结构。安吉井天设计作为我们的竹结构技术顾问以及施工总负责也为华工的师生们解决了许多节点的具体问题,力求细部的不断深化。在当地进行竹建筑设计的华工校友曾老师、科技竹公司永裕也为我们的设计提出了非常切实中肯的建议和帮助。 ?华南理工大学参赛团队 也希望,今年十月,在安吉寂美的山水之间,能静静地飞跨一座竹桥,在潴口溪的池畔上,点下轻轻的一吻。 ?华南理工大学参赛团队 安吉有感 校外建筑师指导:邹嘉盟(绿田建筑) 我觉得这次建造大赛让我们很好地经历了一次真正的”在地性“建造。在有限的现实条件下,如何合理配置建设资源,包括现场场地、气候水文、建造材料、建造方式,以及有限的预算等;协调业主方、施工团队等多方的诉求,把这些东西都统筹在我们设计团队的建筑学视角下,交出一个最终的答卷。而这份答卷,首先对当地是有帮助的、实用的,而且对我们团队每一位成员都是一个值得骄傲的经历,或者说是作品。 指导老师:钟冠球 一开始看到场地是被惊呆了,水上做竹桥这挑战太大。从乡村建设和学生建造的角度,并且水面没有通航的要求,几乎从一开始就摒弃了大跨度竹桥的尝试,到如今进入建设过程,用模块化的方式把竹桥分成了好多小模块,每个小模块“蜻蜓点水”般独立在水上并肩并肩与其他模块挨一起,现在想想策略选择是对的。华南理工的营造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学生们熟悉与人体尺度相关的空间的建造,一座在30多米宽的水面上的桥,转化二十余个成3米多的单元模块,更易于操作。参与建造的学生不仅要在专业上进行设计,还需要跟村书记、村干部、施工方老总等进行沟通,设计和建造变成了多方一致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的过程,这是一次不错的乡村实践尝试。 朱嘉懿 这是一次非常好的机会将乡村、建造、在地建筑结合起来的机会。方案从前期的不断推敲到现场的继续深化,自己对竹子的了解从模糊的印象到熟悉其工艺流程的认识,不同学校之间的同学从陌生人逐渐打成一片,两周的安吉之行可谓是让人印象深刻,我们接触到了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亲自体会将自己设计变成实际的过程,还与周围的人接下了深厚的情谊。感谢当地村里的人员和组委施工对接方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支持,期待两个月后再次回到安吉! 余光鑫 实际建造经历与课程设计过程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感受,现实情况的材料和工艺有时候是天马行空的限制,但也会是推动设计向前的动力。 徐赫言 因竹子我们相聚安居,也因竹子我们结识了五湖四海的朋友。建造未完成,友谊永延续。 林健成 从电脑方案到实际的建筑搭建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与惊喜,从中我们能认识并反思很多设计中的不足,同时正正是在解决这些意外不到的困难所带来的小惊喜才是我们这次建造大赛的乐趣所在。 张书培 认识了很多厉害有趣的人,第一次如此深入地研究一个方案,一起工作努力流汗的感觉很好,十分难忘的建造经历。 郑凯翔 一个团队一起做一个项目的感觉很棒!在安吉的这十几天中,了解很多关于竹的故事,对竹这一传统的建筑材料有了更新的认识。潴口溪村的村委很给力,在潴口溪村建造的日子是欢乐的。被山、竹海包围的安吉也是很美的。 凌乐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安吉华工,竹桥点水。 黄悦 这次大赛让我体会到一个实际的工程项目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一方面是要不断协调业主和施工方的意见,还要保持自己设计的初衷;另一方面是要尽可能地考虑到所有设计的细节,先在脑子里想清楚,再在图纸上画清楚,最后和施工方将清楚。本来以为来到现场就可以愉快地搭建了,没想到最后花了十五天修改设计、出图和到处沟通协商…Anyway,慢工出细活,把一切敲定下来之后,工程总算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了!期待10月份能看到我们的竹桥像变魔术一样出现在潴口溪村的田野上。 陈崇文 我们的方案从图纸落实到实际建造可谓是几经波折,在克服了天气,技术,审批,交接等种种困难,现在竹桥的施工算是步入正轨。在安吉潴口溪村的十几天,我们也深刻体会到实际建造,尤其是竹材建造本身所带来的挑战与魅力。十几天虽短,安吉的山水人情已令人难忘,感谢潴口溪的各位对我们团队的帮助与照顾,也希望我们的设计能为潴口溪带来些许什么,期待十月。 邓绍斌 这次是我第二次参加竹子相关的建造节,从小尺度的露营装置到大跨度的竹桥。通过这两次的比赛对竹材料的性能和应用有了更深的了解与认识,从建造到设计的反馈也弥补了学院设计思维的局限性,相信这次比赛将对我以后的设计逻辑产生深远的影响。 张文豪 前期设计,现场施工交底中,我们摒弃了那种“短命装置”的设计思维,真真正正把这座长度四十多米的桥当成一个永久建筑来进行设计,更加负责任地更加严格地要求团队的设计必须是安全舒适的。作为八月份期间无法亲临现场的德阳村民,我非常羡慕各高校在安吉唱歌跳舞,学竹编,弯竹子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同学们对安吉对竹的热爱,就像我们的设计——与自然轻轻的一吻。不忍心打扰美景,只愿静静驻立在水中央。虽然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我们的竹桥还没成型,但我坚信在不久,点水竹桥会如莲花般绽放! ?华南理工大学参赛团队 13个竹建作品的建造依旧在继续,安吉竹在建筑、景观等领域的拓展也只是刚刚开始,同时,设计介入之后,乡村的变革也在悄然中进行。安吉竹建地图正在缓缓开启,下一站会是哪里? 华南理工大学参赛团队 指导教师: 邹嘉盟、钟冠球 参赛学生: 朱嘉懿、余光鑫、徐赫言、张文豪、 林健成、陈崇文、张书培、凌乐、 黄悦、郑凯翔、邓绍斌 建设单位: 孝丰镇潴口溪村 技术支持: 浙江永裕竹业股份有限公司 安吉井天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安吉江南竹子研究设计中心 大赛历程 年12月2日,安吉县政府在竹高峰论坛上与国内八所著名建筑院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为全国高校竹设计建造大赛的举办奠定了基础。 年7月3日,安吉县相关领导考察深圳大学建筑学院并听取该校关于安吉建造营的筹备情况。 年8月10日,以“知竹·乐居——为美丽乡村而设计”为主题的全国高校竹设计建造大赛在安吉盛大开营,安吉县领导为参赛高校授旗。 全国高校竹设计建造大赛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浙江省安吉县人民政府 国际竹藤中心 承办单位 安吉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安吉县竹产业发展局 安吉县竹材应用行业协会 协办单位 安吉灵峰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 安吉县孝丰镇人民政府 安吉县城市建设投资集团 媒体统筹 CBC建筑中心《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 参赛高校 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深圳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 浙江·安吉 安吉,是浙江北部一个极具发展特色的生态县,取《诗经》“安且吉兮”之意得名。安吉是联合国人居奖唯一获得县、中国首个生态县、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首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金牌旅游城市唯一获得县,有中国第一竹乡、中国白茶之乡、中国椅业之乡、中国竹地板之都美誉,被评为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卫生县城、美丽中国最美城镇。 区域位置优势明显。安吉地处长三角经济圈的几何中心,是杭州都市经济圈重要的西北节点,属于两大经济圈中的紧密型城市。随着杭长高速的全面通车,构建形成了30分钟到杭湖、90分钟达沪宁的快捷交通网络。 美丽乡村影响深远。目前已建成“美丽乡村精品村”个,其中已建和在建的“精品示范村”达到21个,12个乡镇(街道)实现全覆盖,创建总覆盖面达到95.7%,呈现出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大格局。 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一产加快“接二连三”。按照高效生态品质智慧农业发展目标,加快农业“两区”建设,不断提升白茶、笋竹、蚕桑发展层次,“安吉白茶”成为全国首个在华东林交所上市的绿茶品牌。二产加快转型升级。坚持生态环保导向,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竹、椅两大传统产业。竹业经济综合实力全国第一。三产加速高端提升。全力打造全省首批旅游经济综合改革试点示范县、长三角首选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发端于黄浦江源头的西苕溪孕育了神秘的古越文明,是古越国重要的活动地和秦三十六郡之一的古鄣郡郡治所在地。上马坎遗址赋予了安吉独具魅力的文化符号,成为“浙江旧石器文化遗址考古第一点”;千年古刹灵峰寺,与杭州灵隐寺被誉为姊妹寺;涌现了南朝梁文学家吴均、三国东吴大将朱然、近现代艺术大师吴昌硕、著名林学家陈嵘、画家诸乐三等名家巨匠。 ?? 《城市·环境·设计》UED第期汤桦:《工画师与乌托邦》现已上架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购买 AboutUED UED愿意以“愚者之心” “不遗余力”地传递设计之美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UED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UEDContact uedmedia uedmagazine.net投稿请发送至媒体合作邮箱 ExploreMore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pip.com/brkys/5471.html
- 上一篇文章: 安吉最全杨梅采摘地图请收藏三官东魁
- 下一篇文章: 安吉最全杨梅采摘地图请收藏三官东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