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qsnbdf/index.html

大家好我是奶油妈,身边很多知道我是药师的宝妈,经常会问我关于疫苗的各种问题。在我们的粉丝群里,我也经常看到很多宝妈对于打疫苗这事儿有不少顾虑,甚至是误解。今天我想一次性把常见的问题,顾虑和误解说明白,废话不多说,现在就开始吧。

误解篇

误解一:疫苗预防的病大部分都能治,打了疫苗也不一定百分之百不得病,所以不如不打。

大部分的确不至于影响到生命,但有些病很难医治到患病之前的状态。这就是大夫经常说的预后不好,即预测疾病的发展不好。比如乙脑,虽然可以治愈,但是很多重症患者都有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癫痫等后遗症。

而且有些病就算能治好也非常遭罪啊,说个我身边的例子吧,年我表哥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原因患上了严重的百日咳,一开始家人都以为是孩子感冒了,有点低烧、流鼻涕、轻微咳嗽,觉得过两天就会好,结果这咳嗽越来越厉害,医院才被诊断出得的是百日咳。因为百日咳是具有高度传染性的传染病,孩子还被转到了专门治疗医院。妈妈、奶奶轮流陪床,1个月后小家伙才出院。不仅小朋友为此受了不少罪,大人也是身心俱疲。

误解二:别的孩子都接种疫苗了,那我的孩子就不需要接种疫苗了。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大家肯定听说过一个词:群体免疫效应,就是当疫苗接种率在人群中达到一定水平时,才会既保护已经接种疫苗的人,也保护了没有接种疫苗的人和接种了疫苗没有产生免疫力的人。以麻疹疫苗为例,只有人群接种率达到90%,才能有效预防麻疹爆发。那么有同样想法的人如果多到一定程度就非常危险了!

所以说接种疫苗不仅仅只是个人选择,也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我们都该对自己和周围的人负责。

误解三:疫苗打多了会破坏自身免疫力。

疫苗不是普通的药品,不会有“抗药性”一说。打个比方,我们得病的过程相当于外界敌军入侵我国领土。我军军事实力就是我们自身的免疫力。打疫苗就是在和平时期,研究个火箭炮、核武器,增加我军的军事实力和军事储备的过程。

得了病再吃药打针,相当于临时从外面请点“雇佣兵”对付外敌,要是一次性没把对方完全消灭,再让人搞清楚了雇佣兵的战术套路,对方就可以抵抗住雇佣兵的进攻,也就产生了所谓的“抗药性”。

所以打疫苗不会有什么抗药性,更不会破坏自身免疫力,这是增强自我免疫力的过程。

误解四:等孩子大一些再接种疫苗会更安全。

截止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年龄更小的儿童接种疫苗的副作用更常见。

但是等孩子大一些再接种疫苗却会错失保护儿童避免患上疾病的最佳时机,而且就患病而言,肯定也是越小的孩子患病越危险越受罪。

顾虑篇

顾虑一:担心宝宝接种疫苗后有不良反应

面对一般不良反应(皮疹、腹泻、发热、局部红肿等症状):

接种之后留院观察30分钟,就可以保证如果发生过敏性休克等紧急情况可以及时得到医治,回家之后注意观察孩子的状态,有情况及时就医也不会有什么大碍。

面对严重不良反应:

因减毒活疫苗感染引发——如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虽然几率非常小,但如果还是很担心会遭遇这类预后比较差的疾病,可以选择灭活疫苗。

未证实诱因的其他情况——拿五价轮状病毒疫苗举个例子,它预防的是秋季腹泻(典型症状就是发热+上吐下泻,最严重的情况会导致幼儿脱水死亡,但就医及时不太容易出现风险,且该疾病预后良好),但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该疫苗的不良反应提示里,在严重不良反应中明确标注了:肠套叠、川崎病。

所以接种这个疫苗最坏的情况就是遭遇肠套叠、川崎病,而不接种最坏的情况就是患上秋季腹泻,这个二选一的选择题到底要怎么选,我认为不仅要比较这两件事发生的概率,还要考虑自己是否可以承担这两种情况发生后的后果。

拿我的情况举个例子,生活在北京,医院很近,每天都陪着女儿,亲自带娃,我有信心第一时间注意到她的不对劲,并且及时就医,所以就没有给她接种轮状疫苗。

但是如果孩子生活所在地的医疗、卫生环境一般,又不是亲自带娃,那就要慎重考虑了。

顾虑二:担心疫苗的质量和运输存储环节

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会发生天灾人祸,但我们不可能一辈子不出门吧,同样的,我们也没必要因为偶发事件放弃宝宝的免疫计划。如果实在担心,还可以去省城、医院接种疫苗,毕竟运输中转少,管理流程更程序化自动化。

其实除了疫苗的质量,错针,漏针,接种时间被弄错等情况也偶有发生,所以家长们对于该打哪支疫苗的第几针,疫苗产品名称,厂家,有效期等最好都要做到心里有数。

总结,对于负面事件,我们除了希望上层建立起安全监督机制别无他法,但却可以学习更多疫苗的知识,实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erbairike.com/brkyy/8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