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医生课堂quot小儿百日咳的普
近日有用户留言,孩子患了百日咳应该怎么治疗?有的家长认为儿童患了百日咳就如同风寒感冒一般,吃吃药就可以好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小儿百日咳要远比风寒感冒严重的多。 今日便带大家了解一下,何为百日咳! 百日咳,医学中又称为顿咳、鹭鸶咳、疫咳、天哮呛等,以阵发性顿咳、伴有吼声为特征,病程较长,不易速愈。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感受时疫之邪,从口鼻而入,侵袭肺卫,肺失清肃,或痰涎内阻,气机不畅所致。按顿咳的病程,分为3期进行辨证分型。 (1)初咳期:本期有风寒证、风热证两个证型 ①风寒证:由风寒外束,肺失清肃,伏痰内阻,肺道失利所致。症状:起病除似感冒症状外,咳嗽声重浊,痰液清稀,面白形寒,舌淡苔白滑,脉浮。 百日咳的中医分型 ②风热证:或由风热所侵,或由寒化热,邪郁肺卫,内伏痰浊,热煎津液,胃热上逆所致。症状:除起病的感冒症状外,咳声亢扬,痰液粘稠,咳兼呕吐,面赤唇红,尿黄便干,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2)痉咳期:本期有痰热证、痰湿证 ①痰热证:由痰热互结,阻于气道,肺道失利,肺胃气逆,痰火伤及血络所致。症状:痉咳剧烈,咳声高亢,痰稠粘难出,咳必作呕,颜面浮肿,目睛、牙龈、鼻腔出血,或痰中带血,心烦不眠,口干口渴,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而腻,舌下肿胀溃烂,脉数有力。 ②痰湿证:由痰浊内阻肺络,气逆失利,肺气上逆所致。本证与上述痰热证原因相关,但本证患儿平素属脾虚体质,所以,病机以痰湿为主。症状:痉咳症状不如痰热证剧烈,咳声微缓,痰液较稀,面色苍黄,目胞浮肿,大便稀薄,纳食较差,舌淡苔白而滑或白腻,脉象有力。 (3)恢复期:本证有阴虚证、气虚证 ①阴虚证:由久咳伤肺,肺阴不足,余热煎灼所致。症状:痉咳缓解,但咳声嘶哑,干咳无痰,或痰少质稠,面色潮红,神烦盗汗,睡卧欠安,口干口红,苔少而干,脉细数。 ②气虚证:由久咳伤肺,肺气不足,素体脾弱所致。症状:咳声无力,少痰或痰液稀薄,面白气弱,神疲自汗,手足欠温,食少腹胀,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而润,脉细弱。 百日咳症状: 百日咳潜伏期为7-10天,根据临床病程可分为卡他期、痉咳期、间歇期三期,不同期症状有所不同。 一、卡他期 小儿受百日咳杆菌侵袭后,1-2周内就会出现痉咳。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类似感冒,表现为咳嗽、流稀涕、打喷嚏。初期症状较轻的人只是会出现干咳症状,症状较重的人除了上述症状外,还会出现轻度发热症状。经治疗后,症状会明显缓解,其他症状消除后,咳嗽症状依旧存在,不仅不会减轻,还会加重。 二、痉咳期 偶然性咳嗽、痉挛性咳嗽是痉咳期的典型特点,一旦在2-6周后出现。发作时,患者会间断地咳嗽十余声,咳嗽声如鸡鸣样,咳嗽时喉部呈痉挛状态。咳嗽会反复发作,早晚不间断,一直到咳出粘稠痰为止。若病情较重,患者咳嗽剧烈时,会很难受,面部表现为面红耳赤、张口伸舌、唇色发绀、两眼圆睁。若病情较轻,患者一般不会出现大小便失禁、涕泪交流的难受表现,仅会偶尔在受凉、奔跑、烟熏时咳嗽一两次。发作前,无明显预兆。 三、间歇期 间歇期痉咳时,患者表现会比较反常,脸部和眼睑会负重,眼结膜下会出血,较为严重者还会颅内出血。这是一种回心血流受阻,上腔静脉压力增高的现象,会影响睡眠,使患者出现食欲不振、困倦乏力、恶心呕吐、营养不良的临床症状。若没有继发感染,患者肺部、体温都与常人一样,不会发出啰音,不会出现阳性体征。 百日咳病初与一般伤风感冒症状很相似,仅表现为发热、打喷嚏、咳嗽等,一般很容易被人们当做感冒,但实际上只要对病儿细心观察,就可以发现,百日咳早期在临床上还是有特征的: ①随着感冒症状的消退,咳嗽却逐渐加重。 ②咳嗽的特点是晚上重、白天轻、有阵发性咳嗽的趋势。 ③咳嗽常伴呕吐。 ④咳嗽重而体征少。 ⑤查血象:白细胞总数增高及淋巴细胞明显增高。 ⑥有百日咳接触史。 ⑦新生儿或小婴儿有原因不明的阵发性青紫呼吸暂停。 怀疑小儿患百日咳时,还应当做有关检查,尽早送医治疗,以便采取正确防治措施。 点击查看→《仁医生经方分享讲坛》之---中医春季养生 点击查看→《仁医生经方分享讲坛》之---春季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预防 点击查看→带状疱疹的症状选穴及用药 点击查看→便秘的用药与选穴 点击查看→急性尿道炎的中医辩证及用药与选穴 点击查看→肱骨外上髁炎的用药与选穴 点击查看→疱疹性咽颊炎的用药与选穴 点击查看→腹泻的中医辨证及用药与选穴 点击查看→“手足口病”用药与选穴 点击查看→慢性支气管炎的用药与选穴 点击查看→咳嗽辩证与选穴用药 点击查看→《仁医生经方分享讲坛》之---颈椎病 点击查看→《仁医生经方分享讲坛》之---滑膜炎 点击查看→《仁医生经方分享讲坛》之---小儿肺炎 点击查看→《仁医生经方分享讲坛》之---痔疮 点击查看→《仁医生经方分享讲坛》之---口腔溃疡 点击查看→《仁医生经方分享讲坛》之---扁桃体炎 点击查看→《仁医生经方分享讲坛》之---肺燥咳嗽 点击查看→《仁医生经方分享讲坛》之---盆腔炎 点击查看→《仁医生经方分享讲坛》之---急性乳腺炎 点击查看→《仁医生经方分享讲坛》之---附件炎 点击查看→《仁医生经方分享讲坛》之---乳腺增生 点击查看→《仁医生经方分享讲坛》之---膀胱炎 点击查看→《仁医生经方分享讲坛》之---热泻 点击查看→《仁医生经方分享讲坛》之---中耳炎 点击查看→《仁医生经方分享讲坛》之---寒咳 点击查看→《仁医生经方分享讲坛》之---寒泻 点击查看→《仁医生经方分享讲坛》之----肩周炎 点击查看→《仁医生经方分享讲坛》之----急性尿道炎 点击查看→《仁医生经方分享讲坛》之----腮腺炎 点击查看→《仁医生经方分享讲坛》之----风热感冒 点击查看→《仁医生经方分享讲坛》之----肥胖辨证 点击查看→《仁医生经方分享讲坛》之----风寒感冒 仁医生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erbairike.com/brkjz/2753.html
- 上一篇文章: 旅游攻略游安吉kitty猫乐园
- 下一篇文章: 卷土重来的百日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