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笔记(23)百日咳(pertussis,whoopingcough)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一种可预防的严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人群普遍易感,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是导致年长儿及成人长期咳嗽的常见病因。临床特点临床表现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终末伴有鸡鸣样吸气性吼声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为特征。因为病程可长达2~3个月,所以名百日咳。典型百日咳分卡他期、发作期和恢复期3个病程。卡他期以低热、打喷嚏、流涕、眼结膜充血和轻度咳嗽为主要症状,持续1~2周;发作期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其特征表现,痉挛性咳嗽发作时为连续不断的10余声至数十声短促咳嗽,继而深长吸气,声门发出特殊的高音调鸡鸣样吸气回声,痉挛性咳嗽反复多次,直至咳出大量黏稠痰液或将胃内容物咳出。小婴儿可表现为阵阵窒息或呼吸及暂停。患儿常伴面红唇绀、张口伸舌、颈静脉显露、双手握拳曲肘及身体前倾,咳嗽剧烈时可大小便失禁。频繁痉挛性咳嗽患儿可出现颜面水肿、眼结膜充血水肿及舌系带溃疡等体征。患儿白细胞计数(20~50)×/L,分类以淋巴细胞增高为主。然而百日咳的临床表现受到患者年龄、疾病过程、疫苗接种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仅凭临床表现诊断百日咳可能导致漏诊及延误治疗。一项对迁延性慢性咳嗽的儿童及青少年百日咳患者进行研究发现,百日咳患儿(尤其是≥6岁的患儿),仅表现阵发性咳嗽,无咳嗽后发绀及呼吸暂停,白细胞总数亦未见升高,且50%以上百日咳患儿仅表现为间歇性咳嗽,而无典型的痉挛性咳嗽及伴发症状及体征。有研究报道,年龄在6个月以内的百日咳患儿阵发性咳嗽仅占10%,42%的患儿咳嗽后出现口唇发绀;6岁以上的患儿阵发性咳嗽占38%,咳嗽后出现发绀为18%。另有研究报道,新生儿百日咳表现阵发性咳嗽比例为63.3%,咳嗽伴呼吸困难占57.6%,出现发绀比例占90.9%。上述指标均高于百日咳鲍特菌阴性而其他致病菌阳性的呼吸道感染的新生儿患儿,提示新生儿或低年龄百日咳患儿临床症状更典型、更严重。流行病学发病率在疫苗可预防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百日咳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5位死因。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百日咳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在大多数国家,百日咳是一种法定传染病,国家有正规的卫生监测系统。因疾病的定义不同,诊断方法和报告方式的不同,而且百日咳不是在每个国家均为法定传染病,这使得全球范围内监测其发病率较困难,因此普遍认为报告的发病率可能远远低于实际的发病率。自年全球实施扩大免疫规划以来,全球超过80%的婴儿接种了3针剂的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联合疫苗(diphtheria,tetanusandpeaussis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erbairike.com/brkjz/12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