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是一种传染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会导致剧烈咳嗽发作。婴幼儿更容易出现反复发作的剧烈咳嗽,这可能会导致面部发绀(皮肤呈蓝色变色),甚至可能出现呼吸暂停(呼吸停止)

我国将百白破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其中的“百”就是百日咳疫苗),百日咳发病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但是近年来百日咳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家中如有宝宝咳嗽老不好,还是要警惕百日咳!

1

什么是百日咳?百日咳的历史有多久远?为什么叫百日咳?

A:

百日咳一种被称为百日咳博德特氏菌的细菌会引起百日咳感染。16世纪首次爆发的百日咳。直到年,研究人员才确定导致感染的细菌百日咳博德特氏菌。

细菌附着在上呼吸道系统的气道内壁并释放导致炎症和肿胀的毒素。大多数人通过吸入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释放的飞沫中的细菌来感染细菌。

百日咳也被称为“天咳嗽”,因为咳嗽发作可持续长达10周。百日咳症状可能要到接触百日咳患者后5至21天才会出现。这种疾病的名字来源于患者吸气时产生的特征性声音类似“鸡鸣”;这种声音源于喉部的炎症和肿胀,当吸气时快速流入空气时,喉部结构会振动。婴儿和蹒跚学步的孩子通常不会听到“鸡鸣”声,但会在年龄较大的儿童、青少年中识别出来。

2

百日咳的症状、体征和阶段是什么?

A:

第一阶段通常持续一到两周,感染者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上呼吸道感染的特征),包括:

流鼻涕,

打喷嚏,

低烧,

和轻度,

偶尔咳嗽,类似于普通感冒

重要的是在感染的早期阶段,可能认为他们患有普通感冒,并不知道自己患有百日咳。

B:百日咳的第二阶段咳嗽逐渐加重,一到两周后,第二阶段开始。会有以下特征:

有阵发性咳嗽或多次快速咳嗽。在最初的一到两周内,突然咳嗽的频率增加,两到三周保持不变,然后逐渐开始减少频率。

在急促的咳嗽结束时,长时间的吸气通常伴随着一种特征性的高音啸叫声。

在发作期间,个体可能因缺氧而发绀(皮肤和黏膜可能变蓝)。儿童和年幼的婴儿显得特别生病和痛苦。

呕吐(医生称之为咳嗽后呕吐)和精疲力竭。

阵发性发作多在夜间发生,平均每24小时发作15-24次。阵发性阶段通常持续一到六周,但可能持续长达10周。6个月以下的婴儿可能没有力量发出“鸡鸣”声,但他们确实会出现阵发性咳嗽。

C:百日咳第三阶段

百日咳的第三阶段是恢复期或恢复期。在康复期,恢复是渐进的。咳嗽变少,通常会在两到三周内消失;然而,阵发性往往会随着随后的呼吸道感染而复发数月。

哪些是人群易感人群?

5岁以下婴幼儿最易中招。由于母亲没有足够的保护性抗体传给胎儿,所以6个月以下的宝宝发病率最高,尤其是未接种或者没有全程接种疫苗的宝宝,包括新生儿。由于患过百日咳后不能获得终身免疫,因此,即使宝宝接种过百白破疫苗,在接种后12年后,发病率仍可达50%以上;近年来,国外报告不少的成人也患百日咳。

百日咳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呢?

最常见和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是继发性细菌性肺炎。小于6个月大的婴儿患百日咳及其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最高。

还有可能引发的并发症:

癫痫。

由于咳嗽发作导致大脑供氧减少导致大脑功能异常。

哮喘、脱水、听力丧失和营养不良。

体重减轻、膀胱失控。

我们要怎么预防?

疾病的预防总比治疗简单,也是各位家长更能把控的。特别是针对百日咳这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

远离传染源:

流行期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日常生活出门要戴口罩;居室常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清洁卫生。家里有婴幼儿的家庭更要注意,因为通常是处于感染早期但没有意识到自己患有百日咳的家庭成员或看护人传播给婴儿。

及时接种疫苗:

接种百白破疫苗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我国百白破疫苗常规免疫程序是:

①基础免疫共3剂:儿童出生后第3月、4月、5月各接种1剂,间隔至少28天以上,保护率可达90%以上。

②加强免疫:18-24月龄加强1剂

及时就医:

①病重的婴儿常需要住院治疗,因为他们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导致需要通过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病重的婴儿通常需要被隔离,直至抗生素已使用5天。

②症状轻的年长儿或成人,可在家根据医生指导服用抗生素治疗。在家治疗的儿童应从出现症状开始至少隔离4周,直至症状消退为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erbairike.com/brkys/11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