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种声音喧嚣尘上,说疫苗多么多么有害,建议爸爸妈妈不要为宝宝接种。听到这样的言论,作为一名儿科医生,真心感到无语。我始终认为,医学应该算是一门年轻的、与科学相关的学科,因此,它的成长与成熟和人类对自身的认知及经验的累积密切相关。

时至今日,面对五花八门的疾病,医学确实在很多时候都会无解、无奈、无助,但毋庸置疑的是,医学工作者一直在努力奋进的路上。截至目前,国际研究表明,预防接种绝对是各个国家预防控制传染病效果最为显著、影响最为广泛、应用最为重要的手段。

迄今为止,通过预防接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功消灭了天花;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也已经实现无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野病毒传播;世界上因白喉、百日咳、破伤风和麻疹导致的发病、致残与死亡也在显著下降。

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自年开始,我国着手实施免疫规划,通过普及儿童免疫,减少了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等疾病发病和死亡,乙脑、流脑等发病人数更是降至历史的最低水平。

现如今,随着大家健康素养的提升,爸爸妈妈们不仅将传统的育儿经验发扬光大,更接受了许多时尚且先进的育儿理念,比如若干年前对于家长而言还很陌生神秘的疫苗,现在已经成为了爸爸妈妈的育儿法宝。

套用一句俗话,虽然疫苗还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疫苗却是万万不能的!只不过面对门类繁多、林林总总的疫苗,许多妈妈的心里都或多或少有着些许疑惑,自家的宝宝到底应该接种哪些疫苗才是最恰当、最合适的呢?

第一类疫苗与“计划免疫”

目前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是指通过对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的分析,结合宝宝的特点,严格按照免疫学原理制定免疫程序,使用相关疫苗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宝宝的免疫水平,其所使用的疫苗全部免除费用。

计划免疫疫苗,即第一类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联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部分地区已将水痘疫苗也已纳入进来。

预防接种是什么意思呢?预防接种指的是把疫苗(经人工培育并处理过的病菌、病毒等)接种在健康宝宝的身体内,使宝宝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保护性抗体,从而获得特异性免疫的一种方法。比如,接种卡介苗能预防肺结核,种痘能预防天花(因天花消失,现已停止)。

疫苗究竟是什么“东西”?预防接种时所使用的生物制品包括疫苗、菌苗和类毒素。作为生物制品的疫苗,其生产原理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是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

接种疫苗会有什么好处?根据疾病预防控制规划,按照国家和省(市)级规定的免疫程序,由合格的接种单位和专业的接种人员给适宜的接种对象进行接种规范生产、储存、运输的疫苗,能提高宝宝们的免疫水平,达到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目的。

疫苗在体内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呢?当宝宝接触到疫苗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如果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体内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

接种疫苗真的有那么重要么?疫苗的发现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威胁人类几百年的天花病毒在牛痘疫苗出现后便被彻底消灭了。控制传染性疾病最主要的手段是预防,而接种疫苗被认为是最行之有效的措施。传统疫苗主要是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新型疫苗则以基因疫苗为主。

第一类疫苗是必须接种么?第一类疫苗又称为计划内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的疫苗。使用这类疫苗进行免疫,是已得到证实的控制和消灭威胁生命传染病的有力手段,估计每年能避免万~万人死亡。因此,对于计划内疫苗,除非有特殊因素干扰,宝宝出生后必须按时进行接种。

计划免疫疫苗也有区别吗?是的,按照所适用的区域范围或使用特点,计划免疫疫苗又可以细分为全国各地均适用的疫苗和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应使用的疫苗,后者主要用于预防那些可能集中出现的、带有地方性特点的某些疫情的爆发。

相关推荐

《儿科主任说:宝宝生病这么办》

作者:刘薇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儿科主任医师刘薇20余年从医经验的呈现,全书围绕宝宝的新生、喂养、发育、发热、咳嗽、皮疹、呕吐、腹泻、疫苗和实战等10个方面,用50篇文章全面解析宝宝的成长细节,°情景再现儿科的真实问诊过程,“手把手”帮助各年龄段尤其是新生宝宝的家长全方位护航宝宝健康成长。

本文节选自《儿科主任说:宝宝生病这么办》,想了解更多内容就戳“阅读原文”呀!

赞赏

长按







































北京那个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早期白癜风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erbairike.com/yebrk/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