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置和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破伤风想必大家都有听过,但是为什么会出现和出现了如何避免想必不是很多人清楚的,每个疾病的发生都是其原因的,为此我们只要能做好的相应的预防和处理的话就能避免了,但具体要如何做呢?下面跟着我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伤口处理 对伤口的及时彻底清创和处理,能有效防止破伤风细菌的感染和繁殖,包括对产妇产程中的严格消毒,均有肯定的预防作用,此外,如伤口较深或污染严重者,应及早选用适当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一般主张在受伤6h内应用最好,疗程3~5天,目的主要是控制需氧化脓菌的感染,进而避免造成厌氧的微环境,达到控制和预防破伤风梭菌生长繁殖的目的。 2.被动免疫 主要用于未进行破伤风自动免疫的受伤者,采用破伤风抗毒素TAT,~U,1次注射,注射前需先作皮试,如皮试阳性者则应改为脱敏注射法(分次给予),注射后可维持保护期约10天,亦可用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HTIG~U肌内注射,可维持保护期3~4周,为加强保护效果,最好同时开始建立主动免疫,进行被动免疫后,仍可能有部分人发病,但通常潜伏期长,病情亦较轻。 3.主动免疫 我国早已将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混合为三联疫苗列入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对象为3~5月龄幼儿,第1年皮下注射0.25ml,0.5ml和0.5ml共3次,间隔4周,第2年皮下注射0.5ml1次,并在1岁半至2岁再复种1次,以后每隔2年可加强注射1次1ml,直至入学前以保持抗体水平,对未进行过破伤风主动免疫的军人及易受伤的职业工作者,可采用磷酸铝吸附精制破伤风类毒素进行人群免疫,具有经济安全有效的特点,方法为第1年肌内注射2次,每次0.5ml,间隔4~8周,第2年肌内注射0.5ml,以后每5~10年加强注射1次,即可维持有效抗体水平,在受伤时还可追加注射1次,以达到增强抗体水平,破伤风类毒素免疫性强,接种后成功率高,很少有接种后再发病者,在破伤风发病较高的地区,提倡孕妇在妊娠后期进行破伤风免疫,方法为每次破伤风类毒素0.5ml肌内注射,共注射3次,间隔1个月,末次注射应在分娩前1个月,这不仅可保持产妇在分娩时有较高抗体水平,而且有足够的抗体传递给婴儿,达到有效的保护预防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曾广泛在全球推行儿童破伤风免疫计划,希望在年全球基本消灭破伤风,可惜这一目标尚远未达到,来自美,英等国的计划免疫监测报告显示,破伤风保护抗体,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在成人中仅约60%左右的人具有保护性抗体,因此,如何保护老年人和进一步在发展中国家普及破伤风免疫计划仍是尚待努力的问题。 看了这些之后想必对破伤风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俗话说“预防胜于治疗”只要我们能有意识的做好相应的预防与治疗措施一定能让我们远离伤痛的。 图文:郭珍莲审:章佩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erbairike.com/etbrk/931.html
- 上一篇文章: 不合格疫苗流入三省,如何知道孩子是否注射
- 下一篇文章: 天冷了,10个孩子有9个在咳嗽,还都在乱